黑客24小时在线服务

(24小时免费黑客)

卖家怎么查询和买家的聊天记录(怎么查看卖家信息)

专注互联网运营新媒体 | 深度就是速度

作为互联网从业者,免不了要写产品分析,有些人在体验产品时,常会陷入一种「无目的」的状态,不知该如何思考,体验之后也总结不出什么,最终写出来的东西老板不满意,自己也觉得没深度。

究其原因还是没有找到一条有效的「思考路径」,思绪一直处在杂乱无章中,很难找到「抓手」,所以在体验前需要在心中先设定好一条「思考路径」,按照路径一步步思考,就会减少茫然感。

如何找到这条「路径」

想要找到路径就要来「解剖」一下产品了。首先我们将产品想象成是一块圆形蛋糕,将其切成两半:一半叫商业,一半叫产品。

商业,是「魂」,起到导向作用。产品,是「形」,通过设计与视觉来体现商业理念。这就是寻找思考路径的第一步——分离商业与产品。

之后将产品先放一边,单看商业部分,商业是促成产品成型的根基部分,搞懂他能够帮助你更快地理解产品设计。

一般情况下,产品的诞生都是先由一群有特定特征的人群,做了某种「行为」,在「行为」过程中,遇到了让他不舒服,受挫的体验,他们很希望这个不舒服的体验能得到改善,直到某个商业产品的出现,帮助他解决了这个问题。

展开全文

这是个循环过程,产品基本会沿这条路径一直演变,那么当我们面对一个没接触过的产品时,就先试着用产品的诞生过程来作为「思考路径」来思考吧,然后尝试独立将这些信息逐个填满。现在就可以拿起手机,找到一款你感兴趣的产品,跟着本文一起来思考吧。

确定产品形成了什么「行为」

首先要知道,我们在使用任何一款产品时,都会形成某种所谓的「行为」,这种「行为」可以被很直观的表现出来。举个例子,比如在用滴滴打车时,如果别人在问你,你用滴滴做什么?你会回答什么 ?是「打车」。对不对?再比如说「印象笔记」是在「记笔记」,虾米音乐是在「听音乐」等等,这些就是所谓的「行为」。

可以挑选你安装的一些APP,思考一下,他们会让用户产品什么「行为」,这需要一些「常识」,但不难。

确认好「行为」后会发现,如果想要形成行为,「人」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另外还有行动背后的「动机」。

那么我们先来解决「人」的问题,也就是确定产品的用户群体。

通过「行为」推导用户群体

实际上只要是与现实生活沾边的「行为」,都能较容易的想到究竟是什么人在使用它,当然,如果网上能找到相关报告与数据,那么大家大可跳过这一步,直接用数据上的用户画像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你喜欢的产品,恰好没有完整的分析报告看,那么就可以试试今天的方法了。这里我用一个APP举例,这是个出售Live House演出门票的产品。

1- 利用「行为」缩小范围

看Live House演出是这个产品形成的「行为」。Live House演出大多是些小众音乐或摇滚乐,听到「摇滚」与「小众音乐」,有些「常识」的话,就会知道这些是「年轻人」喜欢的东西。OK,现在锁定「年轻人」的范围了,那么究竟有多年轻呢?

如果你身边有喜欢Live House的朋友,和他聊聊这方面的话题,相处2天你就能大致了解人群的一些特征了。如果没有这方面的朋友,那么我们往下看,看看如何解决?

2- 用「价格」将用户细分

一个产品的「价格」往往是对用户的一次重要的筛选,许多人均消费2、3K的饭馆你是看不到学生的,滴滴上的快车你也不会看到哪个土豪来乘坐,商业产品价格是划分人群最直接的手段,在分析时就可利用商品价格来细分人群。

说回到例子本身,打开APP可以看到,Live House演出价格普遍便宜,50-300元不等且演出平日与周末均有。

这说明产品面向的消费群体收入不会太高,对价格又比较敏感,又有充裕时间。在「年轻人」中这样的人是谁?可能「学生」是最符合的了吧?如果你觉得学生群体仍然是一个大范围的话,可以再对「学生」进行细分,将其按学习阶段划分为: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

对照之前掌握的「价格」与「时间」上的线索来看,大学生和研究生,会比高中生跟符合条件,也可将拥有相似特征的刚毕业的小青年和工作几年的「文艺青年」也划分为产品的消费人群。这样就可以初步判断,该产品的用户群应为大学生以及向上浮动2-3岁的年轻群体了。

通过「行为」与「价格」我们已推导出了人群的大概年龄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缩小一下「地理范围」。

3- 善用「热门城市」功能

究竟是哪些地区的人更喜欢用这个产品呢?如果产品中有「地区选择」这个功能的话,一般都会有热门地区,去看看那里都设置的是什么城市吧,会对你的判断有很大的帮助,因为这都是运营者通过市场调查与行业的了解进行设定的,所以具有很高的可信度。

比如我在体验的这个APP,基本都集中在了一二线城市,而且是相对文化娱乐较发达的城市 ,抛开北上广深,还有重庆成都天津西安武汉等等。

基于对人群年龄的判断,再结合这些城市对你的印象,是不是一个人物形象就快出现在脑海中了?接下来我们来把男性与女性比例划分一下。

4- 相关词与深度体验判断性别

如果你挑选的产品较为特殊,这一步就很容易来断定,比如物流运输产品,司机基本都为男性,美容类产品大多为女性,那么还有些是不好判断的,那要怎么搞?

给大家两条思路,一条是亲自去深度体验产品,泡在他们的群里或产品圈子里,去观察用户性别比例;另外一条是通过行为产生的相关词,到百度指数去搜索,看看他能给你带来哪些数据指导。

比如我在百度指数中搜索「民谣」「摇滚」「秀动」之类的相关词语,男性的比例都会比女性多,而且在我去看的Live house演出中比例也大概如此,于是就可以初步判断出,该产品使用的男女比例大约是6:4左右。虽然这种搜索的方式也可以用,但是总觉得这么容易让你获得的数据会很不精准,还是深度体验要来的更靠谱。

以上,我们用四种方式判断出了用户的,年龄,性别,地理位置,收入,身份等等。这些讯息都是所谓的用户「基本属性」,而构成一个完整「人」的属性还有「特征属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性格与特点。

5- 通过「内容」做性格推导

在生活中,我们判断一个人的「性格」,是从他的喜好与举止中看出来的,那么在产品中「内容」与「服务」就可以观察出用户的喜好与举止信息,他们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用户群的风格。

比如我体验的这款产品,他的内容是Live House演出信息,这种演出大部分是脱离主流流行音乐的,如「民谣」「摇滚」「爵士」「重金属」等,这些内容都是大多数人不喜欢,但却是一种「不一样」的东西,是更「自我」的音乐。

想像一下,一个注重「自我」,喜欢「不一样」东西的人,都会有哪些性格特点呢?他们可能有些特立独行,喜好总与他人不同,有自己的想法,喜欢追求刺激,不安分,张扬,不合群。OK,再想想他们平时的喜好都有哪些 ?然后慢慢将这个人物性格丰满起来。

如果你恰好是产品的潜在或核心用户的话,尝试参加主办方在线下组织的活动,能让你更近距离观察与了解他们。如果是纯线上产品,看看有没有官方群,通过加入这些群,观察群里人的说话内容与风格,加几个人的微信看看他们的朋友圈,也可以进一步进行性格推测。

至此,对用户的基本属性与性格特征的推导就结束了,这方面除了学会推导的方法与思考路径外,还需要多观察周围的人和事,日常的积累非常重要,能帮助你收集到很多推导用素材。

还记得我们上面画的那张图吗?现在「用户」与「行为」已经被我们填好了。

既然用户群已找到,如之前所说,行为的背后也需要「动机」,也就是「为什么他会产生这样的行为」,那么下面我们就来搞定这个「动机」。

找到痛点前先「认识」行业

找「动机」实际上就是在寻找「痛点」。首先要思考的是什么是所谓的「使人产生不痛快的点」?

是否是操作中不连贯的逻辑?是否是温馨提示不够到位?是否是页面逻辑的不够完整?可以说,是,但又不全是。这些「点」我们可以称之为产品的设计之痛,却并不是本质的问题。在寻找痛点过程中,建议优先于商业层面。这样会使你的精力集中在「面」上而不是「点」。

为什么这样说?这里可以思考一个问题。所谓一个公司推出的解决方案,真的只是针对消费者的体验优化升级吗?

我认为那些所谓的「痛点」,根本上还是「行业内」存在的问题。如果一个公司可以解决行业内的某个问题,就能随之打破给用户带来糟糕体验的「顽疾」,使用户获得更好的体验,并有机会革新行业的发展,创造出颠覆式创新的产品,而往往这种产品会非常成功。

想要找到行业痛点,首先就需要深度了解行业,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就是来介绍这个问题的(如何在72小时之内快速搞懂一个陌生行业!)。感兴趣的朋友看看,其实方法很简单,就是通过大量的阅读与实践来加深行业认知。

比如看行业文章与报告、通过「约见类」产品与同行内前辈聊天、参与行业峰会、购买相关书籍与行业白皮书等等方式。经由多种渠道获得讯息后,再进行提炼与整合,梳出自己对行业认识与思考。

在了解的过程中,这几个问题我认为是核心点:

第一,要知道行业都存在着哪些角色,他们各自的职责是什么?

第二,搞明白行业是如何运转的,行业中的上下游关系是怎样,谁在行业中占据着主导位置,谁又制约着谁。

第三,该行业的核心资源是什么?

第一,要知道行业都存在着哪些角色,他们各自的职责是什么?

第二,搞明白行业是如何运转的,行业中的上下游关系是怎样,谁在行业中占据着主导位置,谁又制约着谁。

第三,该行业的核心资源是什么?

通过多天大量知识的累积,相信你能成为一个对行业较为熟悉的「业内人」了,这时候再拿起手中观察的产品,思考下该产品在改进着这个行业中哪些「顽疾」。

如果你在搜集与提炼信息能力上稍显不足,那么不妨用下面这种方式,也能在对行业有稍微一些了解的情况下,找到产品在解决的用户痛点。

「逆向思考」寻找用户痛点

在市场对外宣传一款产品的时候,往往会直接用户痛点,并夸大产品优点。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他们的文案要这样写?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他认为这是用户需要的,是他们能够解决的问题。所以找「痛点」通过市场宣传也能够逆向推导出来,方法就是找到他反复提及的「优势」,然后向反方向思考,这样就知道他在填什么「坑」了。

找「优点」的方法很多,比如通过官网、APP Store等等市场文案的描述来进行分析,下面继续用秀动来举例。

看上图是我体验的产品在APP Store的描述,先撇开下面的功能说明与联系我们不看,只看应用说明。他写出了4点产品优势说明,可通过这些说明来理解该产品在解决哪些问题,再通过这些解决方案反向思考出用户的痛点是什么。

看到上表的对比结果,似乎该产品解决的问题都集中在了交易环节中,让演出的购买与观看做到无缝电子化。可想Live House市场之前应是个电子化很不够的市场领域。

为了更准确的找到「痛点」,你可能有时需要更多的资料,资料越多越能辅助你做思考,最终得到的答案也就越精准了,像推导用户群一样,找痛点同样也需要对周围发生的事情多观察与思考,有时候看一些商业、市场方面的书籍也会对你有帮助。

当用户,痛点,行为都显露出来后,我们来思考最后一个问题:「这样的用户群,遇到了这样的问题,究竟通过什么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不同「思路」不同的解决方案

生活中有句话叫「方法总比问题多」,是说同样的问题,可以用N种方式来解决他。产品的解决方案也是如此,他会受许多因素影响从而衍生出若干中「方法」,如团队核心优势,手中掌握的资源,思考问题的方式,创始人的能力等等这些都是影响因素之一。

这种不同思路下衍生出的不同方案,我们可以称他为「产品模式」,他是产品「运行」的框架。在了解一个产品的解决方案的时候不单单要看他提供什么服务,更重要的是要从一个产品的「模式」中看出它在试图打破哪种「习以为常」。

比如摩拜单车打破的是「有桩」与「无桩」,360打破的是「收费」与「免费」,滴滴打破了「街招出租车」与「数据算法拼车」。这些都是在模式上做创新的例子,当然一定会存在着那种打破「习以为常」的企业之后也被他人打破的情况,毕竟互联网行业的魅力可能就在于这里吧。

前几天马化腾与朱啸虎在朋友圈讨论的内容不就是这样吗?同样是解决用户短期租赁单车的问题,摩拜与ofo就采用着不同思路。

在「行为流」中找到不同思路

那么这些产品中「不同」的思路该如何找到呢?要想找到他,首先要找到产品的「行为流」,恩,这个词当然是我瞎编出来的,不过他的意思是这样,包含着产品的业务流程与用户操作的核心流程。通过业务流程来了解产品运行方式,通过操作流程来寻找该产品模式的「不同」。

首先我们需要将产品的业务流程画出来,如果你跟着上面的步骤,一点点过来,画出业务流程应不是难事,而在画业务流程时,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找到「数据来源」。

「谁」来提供数据非常重要,有时能决定一个产品的走向。在对业务流了解的过程中,一定要搞懂,数据由谁来产生的,准备把他展示给谁,谁来消费(消耗)这些数据。

仔细去寻找到「数据来源角色」,然后去思考,他与产品之间是怎样的关系,提供者可以是企业本身也可以是其他企业或个人,不论是谁,肯为产品提供数据的供给方,一定是需要「好处」的,想想这个好处是什么?好处有可能是精神层面的需求满足,可能是用户数据的获取,可能是资金的支持,宣传的支持等等。

当我们搞明白供给者与消费者后,剩下的问题就是「这些用户如何消费数据呢?」

产品模式的不同在「关键帧」中

「消费数据」是一种用户的行为动作,而这个「动作」就藏在用户操作流程中的「关键帧」里,产品模式上的差异性往往在这里产生。

我们再拿热门的共享单车来看,摩拜与ofo表面看都是提供共享单车服务,通过押金+按次收费的模式做产品。对于「数据」再这个产品中就是「单车」了,那么在「消耗数据」时,摩拜用户是扫码之后智能解锁,ofo则是扫码后获取解锁码,再解开机械锁。从这个点可以看出他们其实是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消耗数据的方式,差异显而易见。

可以看出「关键帧」的规则不同,就能让产品的解决方案产生极大不同,再拿我体验的这款APP举例,他的「消费数据」是用户进行单词的门票购买环节,那么如果再这里进行改变,将消费模式变成「包月」呢?是不是模式就立刻不同了。

如何找到这个「关键帧」呢,还是要建立在找到产品的核心流程上,然后顺着这条核心流程去,一步步体验,再与竞品进行对比,看看他们在核心流程上有无不同,如果无不同那可能是所谓「差异性」小「模式」相似的产品,这时候看商业逻辑可能就很难发现不同了,要去看「产品设计」了。

找到流程与关键帧之后一个产品的解决方案也就随之浮出水面了,你可以将他总结成一句话,也可以将你对他的模式理解写下来,不管用什么方法就是把他变成你能理解的形式保存起来,之后如果在遇到在其他领域有着类似的解决方案的时候,也能够随时调出进行对比与参照。

【案例解读】淘宝“咸鱼”产品分析报告干货札记

一、产品简介

产品名称:闲鱼

slogan: 让你的闲置游起来

成立时间:2014年

支持平台:【iOS】、【Android】

产品介绍:

闲鱼是阿里巴巴旗下闲置交易平台APP客户端。会员只要使用淘宝或支付宝账户登录,无需经过复杂的开店流程,即可达成包括一键转卖个人淘宝账号中“已买到宝贝”、自主手机拍照上传二手闲置物品、以及在线交易等诸多功能,个人卖家能获得更大程度的曝光量、更高效的流通路径和更具优势的物流价格等三大优势,让闲置的宝贝以最快的速度奔赴天南海北的新主人手中物尽其用。与此同时,在国家和社会倡导环保生活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以一个相对较低的价格去购买自己实际所需的物件。

二、行业背景

2.1 二手市场有多大

二手市场又称为闲置市场。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分享经济”。 在2016年的2月份,国家信息研究部发布的《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6》中提到一个观点:分享经济是指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分享海量的分散化闲置资源,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经济活动总和。这里面就提到了闲置的资源就是所谓的二手资源。

之后在3月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发布了《2016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在这个报告中指出,2013年美国的闲置市场对总零售的渗透比例为0.8%,那么在2016年,还未具备完备的闲置资源交易体系的中国,参考美国的渗透比,中国的闲置市场占比是更高的。 再根据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逐年攀升,在2015年超过30万亿元。那么我国的闲置市场规模在2016年将会达到4000亿元。

同时,阿里推出“闲鱼”、赶集推出“转转”、京东推出“拍拍二手”,这些互联网电商巨头的投入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闲置二手物品交易市场的潜力与火热,中国二手市场是很大的一片蓝海。

2.2 市场分析

淘宝二手平台用户调研数据显示,超过98%的人有闲置物品;二手交易平台百姓网数据分析得出2015年二手市场信息增长量达200%。不难看出,二手交易市场的风口就此来了。从阿里巴巴公布的数据来看:闲鱼自2014年正式开始运营到现在,社区共拥有1亿用户、12万个鱼塘(鱼塘是基于不同地理位置、不同主题的闲置品交易社群),共计交易物品达1.7亿件,其中包括1505万件玩具、1573万手机、518万件包包、128万件家具、660万件电器、2562万件衣服。从去年年初到现在,闲鱼的成交量增长15.6倍,卖家和买家的占比为1.05/1,所以说他们既是买家、也是卖家。

闲鱼中的鱼塘充当社区的角色。就目前看来,鱼塘有3种,一种基于地理位置,一种基于用户的兴趣爱好,还有一种是基于全国的各大高校。如今是分享经济时代,闲鱼以鱼塘作为线上到线下的切入点,用户在线上完成交易的同时,实际上也在线下达成一种社交联接。

备注:行业背景请以最新数据为参考对象。

三、产品层

3.1 目标用户分析

3.1.1 用户画像

3.1.2 用户属性

闲鱼的用户群以20~39岁白领大学生为主,男性用户占多数。

闲鱼用户地域分布,集中在东中部发达省份,用户城市分布集中在北上广深等一二线发达城市。

3.1.3 用户场景特征

3.1.4 用户需求

闲置物品的买卖,几乎每个家庭都会有些闲置不用的物品,衣服、家具、手机等等,这些东西留着对自己没用且占生活空间,但对别人仍然有巨大的使用价值。用户在考虑资金、物品使用频次等限制条件下会选择二手物品。这时候,一个便捷的有支付保障的闲置交易的平台就可满足双方需求了。

卖家希望通过平台简单、高效、便利地将闲置物品转卖换钱;买家希望通过平台方便、有保障地买到高性价比的物品。

3.2 产品业务流程分析

业务流程:

从内容主线来看

关键数据是发布的商品信息,商品信息是由卖家发布,并通过平台分类处理展示的,买家可以筛选查看到的商品信息,从而进行交易。

从用户主线来看

不论卖家买家,都需要进行注册,身份验证通过后,才可在平台进行二手交易。

平台初期阶段,重要的角色是卖家,辅助角色是买家。平台需要更多的卖家发布转卖物品的信息,这些信息属于平台的商品资源库,能够保证让买家可以看到较全分类下繁多的商品信息,以供买家选择购买。

平台初后期阶段,重要的角色是买家,辅助角色是卖家。买家对平台有较不错的评价和认知,愿意留下来使用、购买商品,同时也尝试发布闲置物品的转卖信息,供需慢慢趋向平衡。一个用户可以同时是买家、卖家两种身份。

从渠道终端来看

闲鱼有PC端和移动端,均可进行交易(注册、认证、发布、购买等);转转仅有移动端可进行交易,PC端仅作为展示,引导下载安装APP。

3.3 产品结构图

3.4 产品功能流程分析

3.4.1 注册登录流程

3.4.2 发布/ 交易流程

3.5 功能list

四、逻辑层

4.1 功能逻辑

4.2展示推荐逻辑

4.3商业逻辑

用户需求:以价格/利润为导向的需求

用户分为两种,一种是C1卖家用户,C1卖家用户有闲置物品,物品暂时用不到或者想换更好的物品,扔掉又可惜所以想出售换取一部分金钱;另一种是C2买家用户,C2买家用户想要利用低价收购所需要的物品。

产品解决方案:基于LBS的二手交易平台

在很多用户交易时会碰到这种问题,卖家不想包邮(本来就卖亏了的心理),而买家本着想省钱的心理更不想出邮费;物品太大,比如说书柜,物流问题不好解决,成本就高了;买卖双方互相猜忌,谁也不信任谁。遇到这些情况哪交易也肯定就泡汤了。

面对二手交易的难题,阿里想出的策略是重新重视“社区”。在闲鱼里,一个个社区被称为“鱼塘”,鱼塘的管理者被称为“塘主”。“社区”分为实体和虚拟两种模式。一种基于于LBS(位置服务)以小区、公司等场所为核心的实体“社区”;另一种是以兴趣形成的闲置交易圈子,比如小米鱼塘,口红鱼塘等五花八门的鱼塘。

塘主负责经营这个圈子,普通用户也就是“渔民”可以向塘主支付服务费用来要求置顶自己发布的闲置物品,一来是奖励塘主机制,二来促进交易。

模式分析:闲鱼做的是一种小区闲置分享经济

闲鱼运营团队负责人黄智敏曾说过“集市是人与人的连接点,而这种模式更有助于强化用户间的关系,提升鱼塘的活跃度。”通过这种模式卖方用户为了尽快卖出只需提供三种信息:(1)闲置物品怎么来的;(2)为什么不要了;(3)应该如何使用,该注意什么。

卖家怎么查询和买家的聊天记录(怎么查看卖家信息)

鉴于二手交易物品出现的定价、真伪、物流等交易风险问题,通过“社区”周边信任关系进一步加强,尤其是二手物品,通过强化用户关系后,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也就是说在鱼塘里混熟了,信任自然而然就有了。

另一点双方是用的是淘宝账号体系,也会限制在“淘宝公约”的规则内交易,信誉度也会有保障。

后续问题:密度和活跃度是关键

1、闲鱼后期要从各个角度来匹配有效的供给和需求,随着供给和需求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必定要进行“社区”化、本地化的转变,而提高交易双方的匹配度。

2、鱼塘是“社区”化的直接表现,就需要闲鱼做到使用人群的密度足够大,密度直接影响鱼塘内匹配度。鱼塘的活跃度是交易量的关键,更是做成小区闲置经济的根本。闲鱼用户的日常就是逛鱼塘,而鱼塘的经营状态就要看塘主和普通渔民之间是否足够熟悉、信任。

举个简单例子,一线城市中某小区新入住了一位上班族,家里很多物品都不齐全,而恰好鱼塘里很多用户都有出售或者赠送二手物品,双方达成交易,价格比其他渠道便宜,货源有保障这就是闲鱼式小区闲置分享经济。

五、战略层

5.1 产品定位与产品发展

产品定位:

为拥有闲置物品或愿意购买二手物品的用户提供二手商品交易平台,解决闲置变现、低价买好物的需求。

产品目标:

构建二手交易交流社区;挖掘更多用户来进行买卖;提高用户粘性和活跃度;尽可能降低管理成本,降低交易风险。

闲置交易社区平台。闲鱼是瞄准个人闲置交易市场,打造本地化社区,借助淘宝主站的流量资源和淘宝账号体系,建立以支付宝信誉为担保的个人交易平台。

闲鱼CEO谌伟业说起做“闲鱼”这一闲置交易社区的初衷,是真的希望这个世界少一点浪费,不要让大量富余的闲置物品堆在那里成为垃圾场,继而成为污染源。“我们有一种理想主义情结。其实保护环境最好的方式就是把事物用到极致。沿着这个理念践行下去,让社会闲置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继而促进民众消费观念的变革。到那个时候,我们就会觉得闲鱼的确做了一件非常好的、利国利民的事情。

5.2 行业价值链分析

5.3 产品/公司SWOT分析

以“转转”“拍拍二手”作为竞品参考进行SWOT分析,闲鱼背靠阿里,转转背靠58赶集及腾讯,拍拍二手背靠京东,三大APP都不缺资本,都有着强大的后盾提供平台导流。

优势(S):资本最强、用户最多、发展最快

卖家怎么查询和买家的聊天记录(怎么查看卖家信息)

闲鱼由淘宝二手发展而来,背靠阿里的雄厚资本与成熟的产品体系以及强大的电商基因,从淘宝输送庞大的用户和流量,使其很快完成原始积累,以几何级速度发展,所向披靡,用户数及交易量占据闲置物品交易首位。

劣势(W):缺少成熟的物流依靠,需求匹配上稍弱

闲置物品交易与普通电商一样离不开物流,邻里小区内可省物流,但距离一长便离不开物流。闲置物品买卖相对新品价格低很多,对个人用户来说货量少,因此与快递物流之间毫无议价能力,物流价格相对高。

闲鱼用户都只能选择第三方快递,因此对卖家来说物流费用相对较高。转转是58赶集的产品,58赶集倚仗自身同城速运物流,可以在物流环节为转转的用户群体降低物流成本,但是长途快递是个问题。拍拍二手则可依借京东强大的物流输送能力为其用户提供高性价比的物流支撑,相比较,闲鱼在物流上应快速发力,引入菜鸟物流。

在闲鱼上,用户获得所需商品的方式为搜索寻找,而对于一些平台上尚无或没找到满意的用户需求,闲鱼无法满足,在这一方面拍拍二手做的较好,用户具有求购功能,足以解决这些需求匹配的问题。

机遇(O):社交发力,电商社区化前景看好

阿里产品缺少社交基因,闲鱼试图突破,建设鱼塘,打造本地化社区,力图突破社交壁垒,在同类产品中社区化做的比较优秀,在模式上也有创新点,比如商品不谈钱去谈感情,让部分买卖双方变成朋友关系。鱼塘是闲鱼社区化发展的方向,沉淀用户,活跃社区用户群,用感情做买卖。

威胁(T):后来者强势追赶

闲鱼面临后来者的威胁,转转2015年双十一后一天上线,发展趋势跟闲鱼上线时类似,速度很快,转转依靠58赶集的用户引流,用户增长较快。同时,转转依靠腾讯的强大支持,用微信为其提供支付及微信用户关系支持,携带微信社交因子,是闲鱼的一大劲敌。一键转卖为闲鱼带来淘宝的支持,拍拍二手同样也能够实现京东商品的一键转卖,为拍拍二手引流,并同步京东的用户关系与信用体系,也利用京东物流的优势,将拍拍二手与京东商城合力。

5.4 未来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

基于有鱼塘、鱼贝、有售卖、拍卖、公益还有不开价的约饭、求点赞、求购、约人等,功能丰富多样的条件下,闲鱼可以有效地结合二手交易和社区社交,打造出一个可交易(公益),可社交的公众平台。

挑战:

1、面对强有力的竞争对手58赶集”转转“,依靠腾讯的强大支持,用微信为其提供支付及微信用户关系支持,携带微信社交因子,是闲鱼的一大劲敌。

2、交易风险管控和用户利益保障的问题处理。

3、在买家与卖家沟通过程中,多会由于运费或是快递问题不好解决或是怕麻烦而最终未能促成交易。故,快递问题将是一个闲鱼亟需改进的核心问题。

六、小结

6.1 产品亮点

闲鱼主要做社区和社交,以此带动二手交易,加速二手货的流转。依托淘宝平台,一键转卖和支付都很方便。闲鱼凭借淘宝引流导量实现快速发展,对用户需求把握较好,交互流程流畅易懂,商品呈现方式类似微博,视觉设计扁平化,主色调统一,用户体验整体较好,颜色萌萌哒,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使用体验。对于新手用户来说,有很强的视觉吸引力。同时闲鱼可以利用淘宝和支付宝已经有的信用体系,去管理和优化闲鱼的用户及交易流程。

在线上线下的社区化建设上可见花了不少心思,由塘主发起的线下鱼塘集市更是凝聚闲鱼用户群,加深用户感情互动,宣传推广闲鱼的一大手段。线上鱼塘的活动也越来越多,但有一点、线上鱼塘的群聊互动个人体验后觉得不活跃,可能跟QQ群一样,需要有会管理的群主吧。

在整体体验过闲鱼APP后,发现一些现象,闲鱼上的商品相对线下二手市场,价格整体要高出许多,而且充斥着许多新品卖家,对商品的新旧和损耗标准很难把握,网上二手市场略显混乱。个人认为,卖家心态的变化是一个因素,传统的二手市场,卖家毫无议价能力,能有人来收就已满足了,至于钱神马的少点也不重要,甚至有人要,都舍得免费送。而网上二手市场开始盛行的今天,二手信息发布后覆盖海量用户,然后二手商品信息却并非像新品那样泛滥,买家能搜到物品也不多,在需求量大而供给有限的情况下,卖家有点不愁卖和待价而沽的心理。

6.2 待改进点

闲鱼与转转在产品结构和业务逻辑上十分相似,但是相较而言,不够清晰,更像是一个偏社区性的二手交易平台,有鱼塘、鱼贝、有售卖、拍卖还有不开价的约饭、求点赞、求购、约人等,功能丰富多样,用户反而容易迷茫,同样从差评分析来看,用户还是希望这是个专注于二手交易的平台,因为还有太多核心功能相关的 一系列需求待满足,比如:发布的宝贝找不到了、关键用户交易消息未推送、恶意评论、出价功能混乱、买到假货不能退等等。

转转在发布商品是很明确的两个选项运费或是包邮,这就很容易的将包邮的商品归属到包邮专区,同时还有58赶集特有的58速运,可以很好的改善异地或是相距较远或是有大件物品时因不好寄快递而可能放弃交易的情况;而闲鱼在快递这块并没有特别的改善和优化,通过用户调研看商品下用户评论发问及亲身使用发现,在买家与卖家沟通过程中多会由于运费或是快递问题不好解决或是怕麻烦而最终未能促成交易。所以快递问题将是一个急需改进的核心问题。

6.3 启示

二手交易的难点在买卖双方的信用、交易过程的钱货保证 、物流配送 及售后服务。

闲鱼是依托淘宝、支付宝创建的在线二手交易平台,有先天的用户资源和雄厚的资金支持。买卖双方的信用判断可直接来自淘宝或支付宝积累已久的信用数据,怎么用这些资源去优化现有平台用户信用可能是闲鱼的工作重心之一。

闲鱼的交易越来越依托社区,是否可能在未来,让基于位置的二手交易成为交易占比中最大的,这不但可以解决用户信用问题、也让物流配送的平台压力越来越小。关于物流配送,是否可以去借助菜鸟驿站去解决。

是否可以结合现有的社区服务中心,官方自己去承担一部分有价值二手物品的收购,然后再由闲鱼官方去出售,并提供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务。

闲鱼做的是二手物品的社区化平台,建设鱼塘沉淀用户。我们是否可以打造个二手闲置物品捐赠的社区化平台,广大山区、农村、城市郊区、贫困家庭对闲置物品的需求应该非常大,如何将广大的家庭闲置物品转化为爱心捐赠,这就需要社区化的活动和邻里社区的号召调动。但是长距离运输的物流费用是个问题,还有一点就是贫困地区的有需求的人们会用智能手机上网吗?这就需要他们身边有人帮他们集中网上募捐求赠。但是如何保障募捐的人和他们募捐的东西不被贪吞,这就需要监督机制,如何有效监督,需要募捐人和信息由派出所报备。长距离物流费用较高,可以考虑将捐赠物品由鱼塘社区统一发货集散。

文/PMnote

专注互联网运营新媒体

我们奉行“深度就是速度”的理念

我们团队为您执着奉献有深度的观点

如有评价和建议请您反馈至

670298727@qq.com.

您的反馈将推动我们更进步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2024年12月    »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
文章归档
标签列表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