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非常希望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可是孩子,尤其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却并不愿意与父母深聊,这让很多父母感到很痛苦。今天,老师就为各位家长支几招!
先来看两组对话:
对话1
对话2
这两组对话,家长的用意都是好的,但在这两组对话中,家长的聊天方式都有很大问题。
什么问题?就是目的性太强。
1
和孩子聊天时,请放下目的性思维
目的性太强的对话有什么不好呢?我们来看个生活中的例子,这是两个初有好感的青年男女间的对话——
真是一段人神共愤的聊天记录。
姑娘的重点在表达情绪求安慰,小伙却始终被目的性思维主导着,想解决姑娘电脑的问题,整个对话看起来无趣且无聊,姑娘只好用“洗澡”的借口结束了聊天。这样的对话,应该存在于电脑用户与技术客服之间,而不应该存在于互有好感的青年男女之间。
目的性思维,是自原始狩猎生活起至今一直推动着人类发展的思维。原始社会,如果没有目的思维(打到猎物),人类就满足不了生存需求。所以伴随这种思维的是警觉性、对立性(哪里有猎物、怎么打死猎物)。
而聊天和谋生、打猎不同,情感交流是第一位的。家长和孩子聊天也是同样道理,如果目的性太强,不仅使对话看起来缺乏情感互动,也使得孩子的心理、情绪处于应激状态。
2
避免观念先入为主,忽视了孩子的情绪
还有的家长和孩子聊天时,总是急于下结论,或急于用自己的观点否定孩子的观点,比如对话2中的妈妈,就是急于纠正孩子“讨厌胡萝卜”的看法,结果孩子并没有因此就顺从地多吃一些胡萝卜,反而直接结束了对话。
我们再看一组例子——
对话3
你会发现,强目的性、直接下结论、聚焦于解决方案,具有这些特点的对话方式,都无法让聊天进入一种放松的氛围,用此方式聊天的家长,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回应孩子当下的情绪,而是把注意力指向未来。
那么,好的聊天方式是什么样?
3
令人愉悦、放松的聊天方式是怎样的?
让人放松的聊天方式,是将事情说得具体而非概括,是彼此回应对方的情绪和情感而非将问题当任务一样解决。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和朋友聊天时,我们不会像面对客户或领导一样紧张,不会绷紧了神经总想着揣摩对方的目的和意图,而是回应朋友的情绪、讲述自己的感觉。比如——
“秋天真的来了,感觉好凉爽。”
(当下的感觉)
“是啊,这个温度让我想起去年我们几个去红叶谷玩的那次。”
(回应对方的感觉,讲述和对方有联系感的回忆)
“哈哈,我记得你还带回几片红叶做成了标本。”
(回应对方的回忆,把对话进一步具体)
“我已经收集了好多种红叶了,还有前年在XX采到的……”
(再具体,发散)
同样地,像对话1,本来可以这样聊——
改进版对话1
爸爸:今天的课有意思吗?
(话题切口很具体)
小明:还行吧,语文课文挺无聊的。
(表达感受)
爸爸:有的课文是不太有意思。自然课会好些吧,你不是很喜欢自然课吗?(回应感受)
小明:自然课好玩,今天讲了好多识别方向的方法。
(具体化)
爸爸:都有什么方法呢,爸爸只会看太阳辨别方向。
(谈自己,再具体化)
小明:爸爸好笨,晚上还可以看北斗星啊,还可以看树冠哪个方向更浓密。(情绪互动,进一步具体化)
……
你会发现,把注意力放在回应对方情绪,进行适度发散的聊天方法,可以让话题无休止地持续下去,聊天能持续进行,那么想获知什么信息都是很简单的事了。
4
这样和孩子聊天,根本停不下来……
1.从具体话题切入。
“在学校过得怎么样”这种话题切入,显得很抽象很笼统,孩子很难回答。切入话题越具体越好,课程、课间游戏、课间餐……都可以作为切入点。
2.从别人的事谈起。
孩子对于家长直接询问自己的情况可能会本能地警觉,那么不妨先聊聊别的孩子,邻居、同学等等都可以。比如这样——
爸爸:我刚才在楼下看到李雷,他好像不太高兴?
(从孩子的同伴聊起)
小明:嗯,今天他上课和同桌讲话,被老师批评了。
爸爸:被老师批评的滋味肯定不好受,难怪他不高兴。
(共情)
小明:是啊,放学和他一起回来时,都没说几句话。
(描述细节,进入聊天气氛)
爸爸:你没有被老师批评过吗?
(话题迁移)
小明:呃,很久前了,李老师说过我一次,说我做题粗心。
爸爸:那老师说了你,你会难过吗?
(关注情绪)
小明:当时觉得有点,后来我做完题都会好好检查。
3.不否定,先共情。
孩子表达了消极情绪,不要急于否定,而是先表示理解。比如对话2,其实可以这么聊——
4.只倾听,不说教。
很多家长和孩子聊天时,总是想着对孩子进行“教育”、“引导”,忽略了创造良好的气氛,让孩子自己说出心里话。实际上,做一个倾听者,更容易让孩子说出很多心里话,这样的一次长聊过后,孩子对家长的信任会有很大提升,会越来越喜欢和家长倾诉。
喜欢本篇文章,请随手点赞,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期待你的评论。
欢迎订阅创新元教育微信:chuangxinyuanjiaoyu
用爱服务,让孩子们高效学习,快乐成长!
您的需求便是我们的责任!
小伙伴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