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老家工作后,高中的同学就逐渐都建立了联系,于是就有人张罗着聚会。
这是我们高中毕业十五年以后,大家第一次聚在一起。高中毕业以后有的同学上了大学,甚至研究生;有的参加工作,有的自己创业,但因为都是刚起步也没心思组织聚会。
所以这次聚会,同学们来的特别多,有30多个人。聚会地点在我们县城最好的酒店,一切由发起聚会的老张买单,这家伙现在企业做的很成功,我因为在政府部门工作,偶尔会和他打交道。
大家坐一起回忆上学时候的趣事,时不时开个玩笑,席间谈笑风生,仿佛又回到了上学的时光,非常愉快。
回去以后,老张搞了个求求群,大家都加了进去。开始的一段时间群里特别热闹,经常晚上回去一看,聊天记录就有上千条了。
老张在群里说,大家都不远,再聚聚?
这次响应的就不那么热烈了,最终来了七八个人,基本都是自己创业做企业的。
慢慢的群里也平静下来,现在基本上十天半月都没有人说话。
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很多人不想参加了?因为大家已经不在一个频道上了,有的人按部就班的上着班,有的人创业做企业,也有的人回老家或种地或打工去了,大家想的说的经历的都已经大不相同。
回忆上学的时光的时候,大家是一样的,是有共同话题的,但这么多人在一起,不能总说那两年的事情。总要谈谈这些年的历程,谈谈当下的工作,这个时候大家就不在一个频道了,上班的人听不懂创业的,打工的更看不懂当老板的。
这时候同学之间就有了距离。
就像在酒店里的一顿饭,对老张来说几千块钱根本不是事,但对一些打工的同学来说,可能是一个月的工资。
大家再硬聚到一起玩,已经很难真正融在一起,至少心态上已经远了。
不光是朋友,就是夫妻也是这样,前几天的炎龙随笔(微信公众号:198201),我写过一个故事,我们本地的一对夫妻。当初两口子一起创业,文化程度都不高,从农村出来卖点土特产。
现在企业做大了。丈夫经常出去跑业务,参加各种应酬,在我们这里也算是个风云人物。但妻子基本上什么都不干,呆在家里相夫教子,做个全职太太。
本来文化程度就不高,可能初中都没毕业。现在又不学习,不参加社交活动。但丈夫的层次已经提高了,和企业家、政府官员经常打交道,什么小鲜肉小公举见的多了,各种先进的玩意都会玩,各种时尚的话题信手拈来,身边围绕着各色美女。
两个人的层次拉开了,矛盾自然就来了,现在正在闹离婚。
不管是朋友还是夫妻,只有在同一个频道上,才能走到一起。你可以说这个丈夫忘恩负义,感情被判,但这是现实。
我们有的时候总希望多结交一些朋友,尤其年轻人特别想拓展自己的人脉圈子,但是不在一个频道上的人,硬融是融不进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