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照《我问菜头》一个问题收费100的标准,那么问完和菜头下面这些问题,说不定得给他10000元才够,所以,在结束6月14日下午那个漫长采访之后,我给他发了一个200块的红包。
那是昨天18点40分。
上面写着“问完。感谢。”
他领取了红包,回复了四个字:“谢谢红包!”
我们的对话是从14点35分开始的。通过和菜头的文字,外界对他知之甚多,骨灰级网民,殿堂级写手,云南人,胖子,秃顶,人在北京……这些我都不想再去复述,知道他的人应该早就已经知道,不好奇的人看到这就不会再往下看了。
采访的缘起是“槽边往事”在罗辑思维的App平台上的付费订阅量突破10000份,于是我前天在微信上讪讪问了他一声,可否就此和新榜聊聊,谈谈内容付费、“槽边往事”,以及个人。
他答应了,于是自然有了下面的文字。
新榜:你和罗振宇是什么时候认识的?
和菜头:我们在2015年4月1日加的微信,11月23日在微信上说的第一句话。之前我们通过雕爷介绍认识。有对方电话,但没有微信罢了。我当时邀请他去参加《北京法源寺》的话剧首映。
新榜:《槽边往事》的纸质书在罗辑思维商城上卖了多少本?出书的过程可以说说吗?
和菜头:5万册。我们约定了半年时间以罗辑思维作为唯一渠道。
新榜:你赚了多少钱,方便透露吗?
和菜头:我是按照版税拿。正常版税。
新榜:书是罗振宇买断之后,再从罗辑思维平台发出?
和菜头:没有买断,是罗辑思维和中信一起合作出的。先在罗辑思维平台发售。
新榜:就是你按一本48元的售价挣版税,他们就是赌你的书卖相好,可以这样认为吗?
和菜头:不,我是相信他们能把我的书像模像样地做好,然后不至于在印数和版税上和我耍把戏。因为作者和出版方永远存在矛盾。不加V的《遗情书》印数问题,到今天她都还经常翻出来和路金波撕。
我的第一本书出版社卖了3.5万册之后,告诉我说卖不动了。剩下的1.5万册不能支付我任何版税,所有的剩余书籍都得打成纸浆回收。然而,我们合同都已经结束N年来,这本书还在市面上销售,依然是长销书。但我一毛线版税都没有拿过。所以,我不相信传统出版社。我宁可找互联网公司大家都一起冒风险尝试一下。
●● ●
展开全文
“付费阅读是我很久以来的想法”
《槽边往事》是和菜头的文章集结,自媒体人出书,可说蔚为大观,从去年刷爆朋友圈的咪蒙,到笔耕不辍的吴晓波,他们最终都会在一定的时间节点,选择以出书的方式与他们的读者粉丝用户温故知新,固化彼此之间的关系,也寻找气味相投的新伙伴加入。
和菜头的不同之处在于,他选择了与罗辑思维合作,就像是《S.》选择了徐沪生的“一条”,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让作为标品的书本,尽可能多地卖出来。
于是乎,和菜头的散漫气息就这么与罗振宇的精明老练嫁接在了一起,罗辑思维的平台优势与和菜头多年人气积攒实现了一次完美互动。一下就击中了像@祁达内内 这样的人,更不要说那些原本就是罗辑思维的信徒:“虽然不喜欢罗辑思维奸商,但由于太喜欢和菜头了,纠结了一整天之后,还是在罗振宇的店里面购买了菜头的自选集《槽边往事》。”
是有了旧文合集《槽边往事》的纸质书,然后才有了继续更新的“槽边往事”付费订阅吗?
我们接着往下聊。
新榜:那可以这么说吗,正是因为出书的第一次合作比较愉快,所以才有了付费订阅的二次合作?
和菜头:不单纯是这个原因。付费阅读是我很久以来的想法。如果罗辑思维没有提出邀请,那么我在年内就会自行开发了。
新榜:你自行开发和罗辑思维加持,各自的优劣分别是什么?
和菜头:开发要消耗资源。老罗的技术团队已经做了,那我就省下了这笔资源。我的资源可以调用去做别的事情,比如说我们就在一周内开发了一个语音问答系统。
新榜:这一次在“得到”App上的付费订阅,你和罗振宇预期的数量是多少?
和菜头:我们都没有预期,这是个互联网试验。我们都非常清楚,人们更愿意为了实用性和商业性更强的专栏而付费。而我的专栏是所有罗辑思维“得到”的专栏中,唯一一个不确定内容,不确定主题,也不确定发布时间的专栏。
罗辑思维给了我足够多的空间,我们想看一下,相对文艺一些的专栏内容,是否能够被大众接受,是否在付费之后,也依然能被大众接受。早期我是比较悲观的,我认为能有5000订阅就不错了。但罗振宇比较乐观,认为应该远远高于这个数字。而且长远来看,这个数字会逐渐攀升。
新榜:199元一份的订阅,罗辑思维要从中拿走多少?
和菜头:我们有合同规定,对类似内容保密,抱歉不能公布。
●● ●
“我只为喜欢我的人写作”
截至6月15日午后,同样是在“得到”App上,也同样是定价199元一份,《李翔商业内参》的订阅人数已经接近48000份,相比之下,和菜头的数据还是有些逊色,毕竟两人在互联网世界里,享有着不同量级的知名度。
人总归是功利,订阅——得到,这是一组非常强烈的逻辑关系,订阅就是为了得到,和菜头自己也在“得到”上更新的《写在一万次订阅边上》承认,“有人说,如果我开设免费专栏,那么我的订户会是商业专栏作者的十倍;但是如果开收费专栏,那么别人的付费订户会是我的十倍。我猜想这是真的,在通往美好明天的实用阶梯上,我这样的写作者站在最下一级。人们可能会欣赏无用之用,却是用非钱之钱。免费吸引流量,流量变为现金,互联网似乎一直都是如此的。”
既然知道互联向来如此,为什么还要去尝试一把?
新榜:你的内容并没有多少实用性的技巧或者知识,那你觉得订阅槽边往事的用户的诉求是什么?
和菜头:海边的夕阳有什么实用性?夜晚横贯天幕的银河有什么实用性?人性很复杂,基于实用性层面的满足只是人的需求中的一部分。也许可以说,是一大部分。但是,在中国人从求生存渐渐转变到讲求生活质量的过程里,非实用性的内容需求会逐渐提升。看看艺术品市场和拍卖市场的情况就知道了。
一个人有钱了,不可能用钱去把自己家的别墅贴满,也需要挂几张第一眼就能打动他的艺术作品。基于实用性的人生,并不能填补满一个人的存在感。金钱或者说实利是一种自我存在的证明。但在这个之上,还需要其他的东西,通过自我的选择和认可,反向证明自己的存在。
正如当代艺术在美国的崛起,是新生中产阶级提出的艺术需求,他们选择当代艺术而非古典艺术,这种选择背后是对自己的某种认可。所以,我为我的读者说出他们想说的话,为他们在未知领域里去趟雷,而且我会长久地陪伴,这就是我无用之用的价值。谁的生活里不需要几个可以聊天喝酒的朋友呢,哪怕他没有钱,没有名位,在金钱和社会关系上并不能帮助到你,也无法增加你的收益。
新榜:你怎么看付费订阅?你觉得内容付费的时代要来了吗?
和菜头:K.K(凯文·凯利)的1000粉丝理论认为,一个人只要有1000个忠实读者,那么,依靠付费阅读就能够养活一个作家。但是,这其实是对艺术品的标准。每个人能找到1000个死忠读者,意味着起码要拥有10万个路人粉、围观粉。
好的一方面是,85后90后在迅速崛起,他们为内容付费的意愿要高于前辈。他们也更在乎自己的认可,而不是他人的认可。为自己所认可的事物付费,对于新生代来说,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所以,总体上来说,尽管目前还步履蹒跚,但是付费时代的曙光已经可以看到了。
事实上,起点模式或者网红淘宝模式已经是既存的互联网内容付费模式了。现在针对纯粹的商业或者文化类问题收费,是向前的一步,扩大了互联网内容付费的可能。
新榜:问一个时间节点问题,你准备做付费内容这件事,为什么是今年,而不是去年?除开个人因素。
和菜头:因为我的微信公众号在去年更新了半年,加上今年更新的102篇,形成了一年的密集更新。由于密集更新,和我10w+和100w+文章的频繁出现,我的读者增长速度非常快。
于是进来了许多莫名其妙的人,他们对我没有兴趣,对文章没有兴趣,对于喷我有兴趣。那么,我自然觉得非常不愉快。有一种非常强烈的“免费养出一堆大爷”的感觉。我并没有因为我的免费写作行为,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认可。我很自然的想法是:我只为喜欢我的人写作。
新榜:付费订阅行为,也是自证喜欢?
和菜头:对,我认为付费是最坚定也是最明确的支持。也是对作者价值的最直观的肯定。我经常说:你不曾为之付出任何代价的喜欢,就称不上是一种喜欢。
●● ●
“我的个人极限是每天7篇千字文”
“那你这个公众号是不是以后不再更新了?不更新的话我就果取关,反正大家都这么现实。”这是名为“潘文韬”的微信用户在和菜头宣布做付费订阅这件事那篇文章下的留言。
和菜头的回复,一如既往地个性而争议:“你的赞赏次数是零,所以,这不是你应该问的问题。”这条被点赞2000多次的留言,冲到了文章留言榜的第一位。
不过,疑问和担心,也总归是有的,伏案写作所需耗费的时间成本,万一中途哪段时间实在无心提笔,这都是未知之数。不过,和菜头觉得这个问题太好回答,心中再也没有离开云南选择北漂时的忐忑了。
新榜:插个问题,读者、粉丝和用户,你更愿意选择哪个词?还有,老罗和罗胖两个说法,你觉得有区别吗?
和菜头:还是读者,读者和作者是一对古老的关系。说粉丝的话,就得承认我是偶像,而我那么多年不惜自毁形象,也要破除对我的个人崇拜。
区别相当大,老罗是一个在中文互联网上被污染了的单词。罗胖是个专有名词,明确地指向罗振宇而不是别人。
新榜:被污染是什么意思?我看你刚说罗振宇时,也有用老罗这个词。
和菜头:没有,我多用罗胖,或者本名。你要看我文章里提到罗振宇的表述。
新榜:每周至少3篇,这个更新速度,会一直保持是吗?数量是自我要求,还是和用户有约定?
和菜头:是的,每周三篇是硬性规定。数量要看我是否高兴。因为我测试过我的个人极限,是每天7篇千字文。
新榜:数量看你高兴?意思是有可能超出三篇?只会多不会少?
和菜头:是的。从8日到昨天,我已经更新了10篇,远高于规定的每周3篇。
新榜:万一有一周你生病不方便写,或者有其他状况不能写,怎么办?备稿?
和菜头:会考虑囤积部分稿件。但也不会很多,因为不能做到等时性的话,这件事情就不好玩了。我最希望自己有一个想法,写出来,立即发出去,然后马上看到读者的反馈。
新榜:嗯,我读你写的基本都是这种感觉。
和菜头:对的。如果是存稿,可能这种期待和读者沟通交流的心理强度就没有那么剧烈了。
新榜:付费订阅用户里,这一周来有怎样的反馈?迄今为止,你收到的最温暖、最刻薄的留言分别是什么?
和菜头:头三天质疑和担忧是最多的。大家恨不得抢过我的键盘来帮我写的样子。温暖的留言有太多了,你可以看看我放出来的。有的读者甚至是10多年前,我在中青在线时代的读者。
●● ●
单篇文章收到最多赞赏是32000多元
唠叨完冷冰冰的内容付费,我决心和他谈谈“槽边往事”——以前是博客名,现在是微信公众号,背后的主人都是和菜头。
这是一个神奇的微信公众号,它任性地挥霍自己的推送次数,每天早上发一张北京的天空图,不管不顾订阅者对它的看法,长此以往,大家好像反倒习惯适应了。有一次,我在朋友圈看到某人说,为了看近期朋友的天气状况,第一反应居然是去翻“槽边往事”的后台。
新榜:你现在每篇文章的赞赏总额平均是多少?你印象中收到赞赏最多的一篇是多少?哪一篇?
和菜头:大概不到4000块。目前最高是《六一儿童节再赠小朋友》,32000多,很偶然。
新榜:你赞赏过王五四,他也赞赏过你,次数和费用是怎样?
和菜头:我们彼此赞赏过几次,好像都是200。王五四要追着送钱,因为他的账号总是消失不见。
新榜:很多人一直有个问题非常好奇,你究竟一天最多可以推送多少次?
和菜头:三次啊,最早的微信公众号策略。允许订阅号每日三条。
新榜:那是我记错了,以为你也可以像“人民日报”一样,一天8次。
和菜头:当然不是了。它那个是为了有突发重大新闻的时候,可以形成滚动实时push。
●● ●
“引发争议和打动人心不是一回事”
5%的打开率,也就是说一个粉丝一万的微信公众号,头条的平均阅读数只有500,这最近又成了自媒体人密集关注的焦点。
点开看下阅读数合上,再点开再看下阅读数再合上,蹭蹭蹭上涨的案例多数只在别人账号里,看过很多怎么做10w+的文章,却依然做不出一篇10w+,这成为内容创业时代共通的心病。
和菜头好像没有类似焦虑,他一个人还是玩得很嗨,10w+如探囊取物,100w+也妙手偶得。在自媒体逐渐进化为机构媒体的浪潮中,他依旧固守着自弹自唱自娱自乐自我进化。
新榜:2016年阅读数最高是是哪篇?谈江西年夜饭,还是说《疫苗之殇》?阅读数是多少?
和菜头:《姑娘,你的问题是没教养》,阅读数1398528;《每一个文盲都喜欢用“殇”字》,阅读数1436392。
新榜:这两篇是我猜的哈,不确定是不是最高,比如也有可能《六一儿童节再赠小朋友》比这两篇高?
和菜头:那篇阅读数只有 157142。引发争议和打动人心不是一回事情。热闹和爱也不是一回事情。
新榜:自媒体人都在感叹打开率下降,甚至说平均只有5%,你有类似感受吗?
和菜头:我比较稳定,一直在10%-20%之间。
新榜:目前“槽边往事”有多少粉丝?
和菜头:不想公布这个数据。
新榜:现在内容创业那么火,有没有投资人想要投资“槽边往事”,有找你聊过吗?
和菜头:从来没有,我目前也不会考虑这件事情。
新榜:那你怎么看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创业?
和菜头:我完全不熟悉内容创业这一块,因为我没有做过,也不了解相关的情形。我只能说,微信公众平台提供了足够强大的接口和支持能力,依然有许多想象的空间存在。内容创业未必是我们目前所看到所能想象的形态。还有可以挖掘和延伸的空间。
新榜:你在微信上写过付费软文吗?推荐陈坤电影《火锅英雄》那种不算。
和菜头:有啊,会注明是广告。比如:《【硬广】一闪一闪亮晶晶》。(注:推荐iDaily每日珠宝杂志的App)
新榜:“槽边往事”有刊例价吗,可以让新榜代理广告吗?哈哈
和菜头:不会有人愿意代理的,我挑得厉害。
新榜:你硬广发得很少吧,可以透露大致的费用吗?
和菜头:那个是我朋友的。随便意思了一下。四叶是和我多年的交情,我看着他们一点点做起来的。所以,不一样。
▲ 这是和菜头在豆瓣发布电子书《饭醉记录》的时候,在评论里写下的一段致谢词,和今天的情况似乎有些不谋而合。
●● ●
“我不认识多少大咖啊”
直播现在火得一塌糊涂,隔三差五就有人宣告要搞一场直播,有明星、有作家、也有自媒体人、还有形形色色的人。移动互联网之于中国,犹如吉普赛人之于马孔多,这次吉普赛人带来的新礼物正是直播。
和菜头有想过要直播吗?如果他尝试的话,会是怎样的形式?我也跟风问了问他。
新榜:如果罗振宇找到你,像papi酱那样,拍卖和菜头硬广一条,现场直播写作过程,你会同意吗?
和菜头:不好玩啊,一点不刺激。现场写作没有任何压力啊。
新榜:身边站满美女,百般诱惑挑逗,限定写作时间,挑选评委打分,这样刺激吗?
和菜头:《剑鱼行动》的那种方式就很好。(注:我看了这部电影的剧情介绍,太复杂不好概述,有兴趣者,请自行搜索查看)
新榜:除了马化腾和张小龙,再说说你后台的大咖订阅者吧。
和菜头:我不认识多少大咖啊。都是我的朋友。
新榜:你也是大咖啊。
和菜头:脱不花、罗振宇、陈坤、雕爷、南派三叔、一毛不拔大师、霍炬、冯大辉等等。
新榜:附带,再给我们说一个张小龙的小八卦吧?张小龙饭否曝光后,有人写爬虫查出他删了哪7条?从技术上说,可以实现吗?
和菜头:不知道,我不清楚爬虫程序是什么时候写的,抓取的是什么库。
●● ●
“小小成功里获得快乐和成就感”
我疑心他把脱不花方在第一位,是因为接受采访时刚好在和她聊微信,因为也是在昨天下午我看到脱不花朋友晒出的图显示:罗振宇、雕爷、和菜头和脱不花四个人正聊得热火朝天。
看着他一句话一句话地慢悠悠回复我,我甚至还一度疑心他是不是用手机回复,直到晚上我刷微博时又看到他也在微博上刷屏。也就是说,在接受新榜采访的下午,他分身有术地做着四五件也许更多的事。
这可真是一个战斗力旺盛的中年男人。一年前他折腾过一款叫鉴鉴的产品,“一个基于通讯录关系给好友匿名贴标签的应用”,最近《我问菜头》又上线,和分答几乎如出一辙,只不过是架设在自带流量的“槽边往事”的微信公众号上。
新榜:《我问菜头》目前为止你回答了21个问题,总共赚了多少钱了?
和菜头:等我查查。接近5000块。
新榜:你怎么看分答,姬十三最近宣布估值超一亿美金,你觉得《我问菜头》可以估值多少?
和菜头:哦,我根本不会考虑这种问题。我考虑的是,一个流行事物的技术实现难度有多少,以及我的团队成员能否在这种小小成功里获得快乐和成就感。我们花了4个人一周的业余时间,做了一个估值一亿美金的产品?我们可以开心很久了。
新榜:《我问菜头》的功能和分答很相似,但是,过期之后免费听好像是不同?为什么?
和菜头:因为我任性啊,我那么想的,就那么做的。我的读者里,总有收入水平不高的人,有学生有下岗工人,还有不愿意绑卡的人,总得让他们也有机会玩一下啊。都用钱作为卡尺,那多无聊啊。
新榜:你之前做鉴鉴,也是这样想的吗?
和菜头:不,那是个非常快速完成的产品,想试验一下社交产品。但是冷启动太难了。
●● ●
“我罹患时间无感症,
并不觉得我已经老去”
上面问的那些问题,主要是为了向老板交差,新榜是一家内容创业服务平台,和菜头虽然自认为不是内容创业者,但是我们会把他强行归类到内容创业者中的异类。
下面问的这些问题,都是我个人关心的一些琐碎的小细节,在问和菜头之前,为免得他暴脾气发作,我做了一个事先说明,这不是刺探隐私,而是为了还原和菜头,不便不回答可以跳过,但是我还是想问。
其中有一个问题,我想王佩也一定曾经非常想知道,被和菜头臭骂有建群成瘾症后,自己明明把他在朋友圈重新做了分组,以表现自己好好学习天天编剧的样子,为什么还有一个小号在监视着自己的一举一动?那个小号究竟叫什么名字?
新榜:你现在的本职工作是什么?可以简单介绍下近期手头正在做的事吗?
和菜头:我的本职工作是互联网产品开发,我有一家小公司一直在做这件事情。我们做了一系列产品,也在做一系列尝试。最近的《我问菜头》就是其中的一个尝试。
新榜:《我问菜头》很棒。公号写作与本职工作的时间分布是怎样的?
和菜头:一篇文章大概一个小时左右。我每天早上8:15起床,9点半到公司,晚上19:30回家。两周休一次双休日。
新榜:你结婚了吗?
和菜头:和本次采访主题无关。
新榜:还活着的作家里,你比较喜欢谁?
和菜头:莫迪亚诺和大咕咕咕鸡。莫里亚诺的小说符合当代小说的特点,丰富、轻盈。聚斯金德也不错。我喜欢他的《香水》和《鸽子》。
新榜:对啦,说到这个名字,临时想到个问题,微博上还有人教训我说,灰鸽子银水就是和菜头。(一脸懵逼)
和菜头:当然不会是我。那只是一个网络上的玩笑,大咕咕咕鸡和灰鸽子水银都多次宣称是我,目的是为了立Flag的时候好玩一些。
新榜:我知道宁财神的微博曾是你在用,但是你的发言好像也都删了,又回到了2014年8月?这个游戏不好玩了结束了,还是目的达到了不玩了?
和菜头:我的行为对陈万宁会产生影响。很多年前我就说过:ID是有生命的。这并不随着陈万宁把宁财神这个ID卖给我,宁财神就变成了我的一部分。
我拿这个ID胡闹折腾的时候,陈万宁本身会遭受口诛笔伐。而媒体为了最大化利益,尽可能吸引眼球,反而会一再强调那是宁财神,枉顾新闻事实:我购买了这个ID。
新榜:你觉得自己算是一个得体的中年人吗?
和菜头:我和大多数中年人都不大一样,我罹患时间无感症。并不觉得我已经老去,或者进入了某种中年的状态。我没有特定的生活模式,也没有太强烈的生活仪式感。
新榜:北漂8年,你觉得北京最吸引你的,最让你厌恶的,以及最大的变化分别是什么?
和菜头:北京是中国最有活力的城市,也是中国最有机会的城市,这是我最喜欢北京的地方。北京慷慨地奖励那些最疯狂最具创意的头脑,而在别的地方,他们可能只是被围观的怪物而已。
最让我厌恶的是这里的夸夸其谈,和咖啡馆文化。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却没有多少事情可以落在实处。
最大的变化是我找到了这个城市的某种节奏感,不再觉得格格不入。
新榜:加王佩的那个小号叫什么名字?
和菜头:还是叫和菜头啊,他怎么可能逃得掉我的魔爪。
新榜:专栏作者,产品经理,吃货,和菜头,你更愿意怎么定义自己?为什么?
和菜头:一个秃顶的胖子,这是我愿意接受的定义,因为这些是我最稳定的特征。其他的标签,随时都可能变。
新榜:你觉得希拉里和川普,谁当选的机会大一些?
和菜头:这哪里是我所能知道的事情,今年的变化太多了。
新榜:你上一次正儿八经接受采访是多久之前?对方是谁?
和菜头:不记得了。应该有好多年了。
新榜:你最近一次梦见去世的父亲是什么时候,怎样的梦境?
和菜头:我没有梦见过他,一直没有。
新榜:下一次回云南,会是什么时候?
和菜头:不知道。我很多年没有在夏天回过云南了,我想在夏天回去看看,吃一点菌。
禅定时刻:请你相信我:他所说的每一句话,可能都是错的。